您的位置: 首页 >教育科研>园本课程>详细内容

园本课程

画话童心 研无止境

来源: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:2021-06-17 00:00:00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为展示《绘画日记与幼儿语言发展的园本化实践研究》课题研究成果,贯彻落实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精神,深入实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,提升教师专业水平,促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。6月15日下午,海安市“绘画日记与幼儿语言发展的园本化实践研究”专题研讨活动在高新区青萍幼儿园举行。此次活动特邀南通大学教科院钱慧博士,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丁生军,高新区教管办主任陈绍进,教研员李成忠任吉祥,幼教辅导员林九红及高新区各幼儿园园长副园长、课题主持人、课题核心组成员60余人参加活动。

 

 

画话环境“润”童心

无画不说,无处不儿童。艺术源于生活,生活始于艺术的想象在环境创设中,青萍幼儿园的老师做细致的观察者,追随幼儿的兴趣,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下让幼儿自由开放地去探索和发现,孩子们用色彩斑斓的画笔像设计师一样记录着自己的成长

 

 

 

叩启心扉“话”童心

副园长王鸾君作题为《叩启心扉画话童心》的课题阶段汇报。她详细汇报了课题开题以来的进展情况、初步的研究成果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、改进措施和下一步研究思路。向大家阐述了以儿童为中心,以多元发展为途径,以资源整合为基石,打造让幼儿自信表达、自由创造的绘画日记活动。

 

 

经验分享“读”童心

活动现场,青萍幼儿园三位老师进行了幼儿绘画日记案例分享。张玉梅老师分享的小班活动案例《拔萝卜》中,孩子们通过手中的画笔进行艺术创想,自由表达“拔萝卜”的不同方式,体验生活中的乐趣。王莉老师分享的中班活动案例《鸟窝的秘密》,紧紧围绕着“兴趣—问题”展开,以“画—述”记录探究,孩子们在活动中不断体验,积累真实与美好。薛洵老师带来的大班活动案例《定格美好时光——记大班毕业晚会》,分享了孩子们自导自演的毕业晚会绘画日记故事,促进了孩子自主表达的意愿,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成长。

 

 

 

 

高屋建瓴“悟”童心

钱慧博士给老师们带来了《幼儿绘画作品分析及教育建议》专题讲座。钱博士通过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,从什么是幼儿作品评价、几种关于幼儿作品评价的理论、当前幼儿作品评价存在的问题、以及如何对幼儿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等问题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。帮助老师们明晰了幼儿绘画作品评价、解读的要点及注意事项,使老师们对幼儿绘画作品有了更新、更高的认识。

 

 

拔云见日“察”童心

丁生军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,他认为老师们的研究意识强,课题研究扎实,呈现的活动案例鲜活、真实、生动,并对后期如何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。他建议老师们持续深入学习,与儿童画进行对话,注重理论成果提炼,让研究站在“巨人的肩膀上”,促进园所、教师、幼儿全方位发展,为进一步推进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。

 

 

“一个人走得快,一群人走得远”。提高专业能力的方式除了自身学习之外,更好的方法就是同研磨、共进步。通过本次活动,老师们将继续精耕细研,创新实践,推进课题研究纵深发展,携手共进中让发展更“优质”,让研究更“深入”。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